Kaiyun - 开云 [中国大陆] 官方网站

2023年我国出口展望:供给改善、需求走弱出口大概率下行但仍存结构性机会—开云中国官方网站 (Kaiyun)

400-850-1038

开云网站新闻
2023年我国出口展望:供给改善、需求走弱出口大概率下行但仍存结构性机会发布日期:2023-11-16 18:29:20 浏览次数:

  开云全站 开云app平台开云全站 开云app平台2022年高景气度出口走向尾声,进入下行趋势年度累积出口继续维持高增长,但边际增速大幅下跌。1-10月,我国进出口贸易继续保持韧性,11月出口同比-8.7%,除电动车、成品油之外,主要商品出口全面下滑。可能一是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紧缩货币政策导致的消费需求降温;二是国内疫情影响加重,产能受阻,对供给产生较大冲击。三是受到高基数的影响。

  价格因素对出口贡献度上升。出口价格指数一直维持比较高的位置,是出口的主要拉动因素,表明出口的成本优势在减弱。此外,我国出口总额与规模效应有较高相关性,企业盈利主要依靠数量优势而不是高附加值产品带来的利润率。

  Kaiyun官方网站 开云中国

  东盟成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,支撑我国出口增速。美、欧、东盟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约50%。欧盟超宽松货币、财政政策以及疫情冲击影响,一季度对欧出口迎来高点,对东盟出口占比迅速下跌。但随着经济基本面发生变化,出口结构也发生改变,3月后对美、欧出口下滑,对东盟出口一路攀升,成为中国进出口的重要支撑。

  我国对不同经济体出口结构存在差异对美出口以资本品、消费品为主。电机、电气、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,核反应堆、锅炉、机械器具及零件,玩具、游戏或运动用品以及零附件,家具、寝具等、灯具、活动房,塑料及其制品共计占我国对美出口的60%。

  对欧出口以资本品、中间品为主。电机、电气、音像设备及其零部件,核反应堆、锅炉、机械器具及零件,车辆及其零附件,家具、寝具、灯具、活动房,有机化学品占出口总额的近六成。由于能源短缺,欧美产品竞争力大幅削弱,我国凭借竞争优势对欧出口大增。

  对东盟出口以资本品、中间品为主。电机、电气、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,核反应堆、锅炉、机械器具及零件,塑料及其制品,钢铁,钢铁制品占总出口的50%。我国对东盟出口主要集中在各类制造设备和零部件,疫情冲击后成为维持其加工制造的中间品重要来源国。

  国内供给约束改善,海外需求大概率下降供给约束将得到改善。2022年10月后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,国际航班、港口等交通恢复有序运营,工业生产限制得到释放,全国范围的复工复产会加快速度,物流效率明显改善。浙江、广东、四川等各地政府带头组织企业包机出海抢订单,促进出口回升。预计疫情放开后一个半月时间将迎来感染高峰,在三个月进入波谷。2023年2月份后疫情导致的工业生产供给不足将不再是出口的限制因素。

  欧美受高通胀、高利率影响,需求进一步衰退。预计2023年对美国出口贸易额会进一步下降。一是核心商品需求减弱。二是预计高通胀、高利率将导致美国经济疲软。另外,美国试图推动加速去中国化,并在经济上逐步推动与中国脱钩。

  东盟对我国出口形成支撑,但难以弥补海外需求收缩的影响。中国对东盟进出口的超高速增长,一是中国与东盟的出口结构有很强的互补性。

  二是在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趋势下,更多中国企业开始绕道,从东盟转出口至美国。并且低廉的劳动力吸引大量中国迁出的低端制造业。三是随着RCEP 协议推进,更多产品实施零关税,为贸易增速提供了动力。预计2023年一季度东盟经济持续修复,欧美对东盟产业转移政策,对我国的中间品和资本品的需求会有所提高。二季度欧美外需走弱会传导至东盟的出口减弱,进而减少从我国进口的中间品和资本品。

  海外需求总量走弱背景下,仍存在结构性机会在高通胀、高利率以及能源短缺的背景下,明年全球出口总量大概率走低。理论上可以通过结构性机会抵消总量效应的影响。但2023年海外疫情影响消退叠加货币政策收缩,逆势上涨的条件不再具备,结构性机会带来的增长力度要小于总量效应的。

  如果我国能把握住机会,或许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出口下降趋势。结构性机会可能包括:一是RCEP 区域贸易的红利释放。二是新能源产品(新能源汽车、光伏等)、高耗能产品(钢铁等)有望抢占更多欧洲市场。

  Kaiyun官方网站 开云中国

  展望2023年,在全球经济衰退、能源危机、金融条件收紧、局部冲突的背景下,需求端将会出现下降,同时国内供给端疫情的限制效果将会减弱。结合国内稳增长政策和各地政府外贸政策,我们认为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衰退程度,但2023年出口大概率仍为经济增长拖累项。

 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。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证券之星对其观点、判断保持中立,不保证该内容(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数据及图表)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、真实性、完整性、有效性、及时性、原创性等。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股市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。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,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,请发送邮件至,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。